三伏养生
2020/07/28 18:24:45
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,气温最高,阳气最盛的阶段,入伏后,除了“暑邪”还有“湿邪”即所谓的“湿热交加”,“暑必夹湿”。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,外湿多由气候潮湿、坐卧湿地而导致;内湿多因喜食冷饮、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所致。
健康的舌苔是这样的:呈现淡粉颜色,表面清爽干净,不肥厚。口腔内清洁无异味。舌苔本身光润,在其上表面上,没有牙齿咬合的压印。而湿气重的人,消化不良,水湿上泛,就会出现舌头厚腻,舌体胖大
正常人的大便是金黄色的圆柱体,大便之后,不会粘连在马桶壁上,用很少的水就能冲干净,很少的手纸就能擦干净屁股,如果上完厕所,大便黏腻,粘在马桶壁上冲不干净,那么一定是体内湿气很重。如果遇上天热,上火,消化不良,还可能伴随着便秘。
湿气会全面损伤人的健康,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:肥胖,便秘,关节炎,湿疹,妇科炎症......
同时湿气也会对容貌造成损伤,原本健康白皙的皮肤会变的又黄又油,长满黑头,毛孔粗大,甚至出现痤疮,头发油腻,布满头皮屑,清晨醒来,眼屎增多,鼻头红赤,牙齿变黄,口中有异味,口气重...
按理来说,湿气对人伤害如此之大,人们应该很注重祛湿才对,但是,事实上,很少有人能祛湿成功。一些人使用的祛湿方法效果不大,随着时间的加长,湿气越来越严重,表现越来越多。
顽固性湿气的人会非常明显的感觉到湿气的各种表现,这些表现多达十几种:
(1).大便不成形,溏稀甚至便秘;
(2).舌苔厚腻,舌体边缘成锯齿状,(3).疲倦无力,无精打采,困乏嗜睡;(4).既怕冷又怕热。冬夏都难过;
(5).口干,口苦,口臭;
(6).痰多,咳嗽,嗓子不清爽;
(7).头发油腻,脱发,白发;
(8).浮肿,眼袋下垂;
(9).腰酸关节疼痛;
(10).胸口闷;
(11).黑眼圈;
(12).睡觉打呼噜;
(13).头晕没精神,特别疲劳;
(14).阴部潮湿;
(15).阴囊潮湿;
(16).脸上长斑,起痘,满脸油光;(17).女性白带有异味,瘙痒;
(18).皮肤油腻,起湿疹
湿气伤人隐蔽而缓慢,一旦符合1-2条表现,就要赶紧祛湿气了,如果符合很多条,肯定健康正在恶化,祛湿就更刻不容缓了,因为湿气对人的伤害非常隐蔽而且缓慢,早期感觉不到表现,经过数年,十几年的发展,它侵害到皮肤,脾胃,肾,关节经络,肺.....最终诱发各种情况。
如果已经是顽固性湿气,身体出现了各种表现,这个时候,你还只靠一些简单业余的祛湿方法,会拖延时间,让湿气更加顽固。
大部分人早期对湿毒一点概念都没有,湿毒最突出的表现是每天早上很难起床,怎么睡都睡不够。皮肤变得又黄又油,后背密布皮疹,体重也会增加,如果这些都没有引起你的重视。
还是常常吃夜宵,喝啤酒撸串吃一些寒凉之物就会引起消化不良,胃不舒服,经常胃痛、腹痛、便秘、呕吐。严重的会得皮肤病:粉刺(痤疮)、脚湿气(足癣)、湿疹,荨麻疹等。尤其是湿疹和荨麻疹,让人痛不欲生,擦药膏,吃上几盒抗过敏的药物,只要某一天忘记吃,荨麻疹就会弥补全身,痛不欲生。
当天气转凉时,湿气重、舌苔白腻、齿痕严重、大便不成形等总是反复发作,使你心烦意乱、头晕犯困、精力不济,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;再也没有充沛的精力,生活上也失去了斗志。
体内湿气重,就会有倦怠乏力,食欲不佳,食后腹胀或者大便溏泄,口臭口苦等症状,
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促进水的新陈代谢和去除体内的水分。跑步、散步、游泳、瑜伽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在药物方面,参灵白术丸是健脾润湿的主要方剂。
此外,湿气应注重改善生活方式,早睡早起,适当锻炼,有助于健脾祛湿,促进健康。
可以适当吃一些去湿的食物,比如绿豆,红小豆,薏米,山药,藿香,佩兰,砂仁等,这些食物都有一定的健脾利湿作用。
三伏天养生,有三大禁忌:
禁忌一、湿发入睡
夏季很多人恨不得泡在水里,一天洗好多次澡,而且晚上洗完澡头发没吹干就睡觉了,第二天往往会出现头疼的情况。
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健康的,夏季人体能量消耗比较大,抵御病毒的能力会减轻,当湿发入睡的时候,水分滞留于头皮,会导致气滞血淤、经络阻闭。
并且导致“湿邪”在不知不觉中也会入侵身体。
禁忌二、过于贪凉
长期泡在空调房里身体的调节能力会失衡,会出现多种不适的情况,特别是一些孕妇、老年人等要格外注意。
并且开空调的时候温度不宜过低,以26℃为宜。并且夏季吃过多的生冷食品或者是果汁等会造成肠胃功能受损,引发肠胃炎等。
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。
禁忌三、过量运动
俗话说:“夏练三伏”,并不是说要每天做一些过于激烈的运动,相反,尽量要选择一些缓和适中的运动来做。
既能起到锻炼效果,又不至于出现不适。可以选择游泳、太极拳等,既能增大肺活量,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。
忌炎热时段出行 上午10时到下午4时是最热时段,尽量不要外出。要户外行走或作业的,最好选择有树荫和遮蔽的地方。但即使如此,也不能长时间呆在户外,要定期到阴凉的室内吹吹电扇,散散热。
常喝三豆汤
三豆即绿豆、红豆和黑豆。夏天,我们一般都会喝绿豆汤来解暑,但是绿豆偏性寒凉,脾胃虚寒的不能经常喝,三豆汤刚好可以调整一下。
三豆汤中,绿豆、赤小豆起清热解暑、利湿的功效,黑豆则健脾补肾。绿豆和赤小豆都是寒凉之物,黑豆的加入,对它们的寒凉性有一定的抵消。对于消化功能特别弱的人,可在三豆中加入适量大米,熬成清粥食用,也有清热健脾的效果。